/

    讓小品牌也能做出獨特的大味道

    給初創品牌的茶底打造指南

    對剛起步的飲料品牌來說,「做出一杯好喝又有記憶點的茶」是成敗關鍵。但現實是,多數新創品牌預算有限、產品開發經驗不多,請研發團隊打造專屬茶款,看起來總是遙不可及。
    其實你不一定需要從零研發,透過一些技巧,也能打造出只屬於你的茶底。

     

    接著就來分享幾種簡單又實用的方式,
    讓你用更聰明的方式創造差異化。

     

 

🍵混搭兩款茶,調出屬於你的黃金比例

有時候,你可能在兩款茶之間猶豫不決:A 茶香氣好但不夠厚,B 茶夠醇厚但又苦澀……這時候與其強迫自己二選一,不如以某個比例混合兩者,讓優點加乘、缺點互補。
這種方式簡單又靈活,特別適合自己有試茶習慣的老闆,一邊試比例一邊找出品牌風格。

 

📌範例一:錫蘭紅茶 60% + 阿薩姆紅茶 40%

☑️成果:香氣明亮但不苦澀,適合鮮奶茶與水果茶通用
 

📌範例二:清香四季青(70%)+文山包種茶(30%)

☑️成果:清爽花香中帶些許青韻,適合搭配白桃、葡萄、柚子等水果調飲。
 

✨ 不知道怎麼選比例也沒關係,我們來幫你!

我們提供不限品項、無次數限制的免費樣品,讓你可以慢慢試、安心選。
試喝滿意之後,只要提供你最喜歡的混合比例,我們就能為你客製拚配後出貨,不必在店內手動混茶、不用囤積多種茶葉,直接搞定,現場作業更省事。

 

🔥改變沖泡參數,煮出專屬風味

即使是同一款茶,使用不同的溫度、時間與水量,也能煮出截然不同的表現。這就是許多店家打造「專屬茶感」的秘密武器。
你可以把同一款茶當作畫布,透過溫度與時間這兩支畫筆,畫出你想要的味道。

 

📌範例一:鐵觀音烏龍

▶️中溫慢煮(85°C / 10分鐘)
☑️成果:焙火氣息趨於內斂,整體轉為圓潤順口,苦澀度降低,茶湯中浮現淡淡熟果與堅果香氣。適合純飲或搭配鹹食、甜點飲用,作為餐飲佐茶恰如其分。

▶️高溫快煮(100°C / 6分鐘)
☑️成果:焙火香濃烈奔放,茶湯醇厚富有收斂感,入口帶有典型鐵觀音的炭焙氣息,苦甘交織、回韻深長。不加糖也能品出自然甜潤,與厚乳鮮奶融合時層次分明,是打造「重焙系奶茶」的極佳基底。

 

📌範例二:金萱青茶

▶️熱泡後立即冰鎮
☑️成果:茶感鮮明,前段帶有細緻輕盈果酸,後段茶韻強勁,尾韻略帶青澀感但不失平衡。呈現出「茶感鮮明且俐落的口感」。

▶️冷泡一夜
☑️成果:茶湯透亮清澈,口感細緻滑順,自然綻放出金萱特有的野花香與高山草本香氣。冷飲下格外清爽宜人,推薦做為瓶裝茶飲、或純飲冷泡茶的選項之一。

 

✨這類技巧通常來自大量的實驗與經驗

但你不必自己摸索,我們可以根據你的條件與出杯節奏,協助你設計出一套符合門市實作的完整方案。
甚至,我們還能幫你做出適合冷泡或熟成的專屬拼配茶款,事半功倍!

 

📒選茶前就做足功課,避開風味誤區

與其不斷在後期調整比例、試沖泡,不如一開始就選對茶
選錯茶,做再多都只是「補破網」;選對茶,一開始就省下大量成本與試錯時間。

 

📌範例一:想做一款水果茶,結果選了重焙的阿薩姆

❗問題:茶味濃但香氣不協調,果味壓不住焙味,整體味道顯得混濁、沉重
☑️解法:改選「錫蘭紅茶或伯爵紅茶」,香氣清亮、茶感乾淨,能更好地襯托柚子的香與酸甜


📌 範例二:想做一款高質感的烏龍拿鐵,結果選了黃金烏龍茶

❗問題:黃金烏龍茶感偏柔、尾韻清淡,與鮮奶結合後茶味被壓掉,整杯風味浮在表層、不夠厚實,喝起來像沒泡好。
☑️解法:改選「鐵觀音烏龍」,茶體厚重、焙火香濃,能與鮮奶充分融合,不僅撐得起濃乳感,還能留下甘韻回味,打造出更有質感的烏龍拿鐵。

 

✨ 我們能協助你——挑選最適合的茶

我們了解每一款茶的特性,也知道哪些茶適合純飲、哪些茶適合調飲,我們能根據你的需求反推,推薦最適合你風味與成本的茶底。
你不需要從十幾款茶裡自己挑,我們幫你精準縮小選擇,找到一開始就「不會錯的那款茶」。